火眼金睛:如何鉴别一场比赛是不是假球?
意大利案件中,球员通过珠宝店“名表抵债”洗钱,非法平台以“稳赚不赔”的虚假宣传诱导投注,形成了一条从赌债到洗钱的完整犯罪链。这种暴利模式,使得假球成为足坛难以根除的毒瘤。
那到底怎样判断一场足球比赛是不是从头到尾都是“情景剧”,一帮会踢球的千万富豪演给你看呢?
跟大家介绍一个“反向心理学”。
知名足球UP主董老厮提出,假球行为往往与球员的“真实意图”相反,需从细节中捕捉反常:
多数情况想你的想法和目的是相反的:
明明你不想踢进,你越要表现的调整姿态把握时机想踢进;
明明你不想抢到,你越要对对手撕拉扯拽的想抢到;
明明你就想领牌,你越要和裁判急赤白脸的辩解;
明明你输的很开心,你越要哭天喊地一把鼻涕一把泪。
球员心里面怎么想的?他到底是状态不佳,运气不好,还是用尽全力就是没能救下这一球,其实非常难以判断。
就算是没有踢假球的球员,因为上述原因也也可能会有低级失误。
参考电影《西虹市首富》剧情。资方花钱买沈腾输3个,他坚决不踢假球一定要用实力守门,结果输5个。
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、数据统计的完善,现在其实有更多的方法去对比验证球员有没有在踢假球。
托纳利虽承认下注自己效力的AC米兰获胜,但若球员因赌债被迫配合平台操控比赛,可能出现“突然送点”“低级失误”等反常操作。
若某场比赛的赔率在开赛前突然大幅变动(如冷门球队赔率骤降),可能暗示背后有大规模异常投注。
前裁判马里诺尼引导球员投注的案例表明,裁判可通过争议判罚(如漏判点球、误判越位)直接影响赛果。
假球的本质是人性与利益的博弈。即便如托纳利这般天赋球员,也可能因赌瘾或胁迫沦为棋子。而球迷的鉴别力,正是对抗假球的第一道防线:
勿被情绪裹挟,多关注比赛细节而非结果;
结合赔率、球员状态、场外新闻综合判断;
支持足协加强监管(如意大利足协冻结涉案资金、推行赌瘾治疗计划)。
正如董老厮所言:“假球是一场精心编排的戏剧,但再好的演员也会露出马脚。”唯有练就“火眼金睛”,才能让足球回归纯粹的运动之美。
最后多说一句。
如果您赏面耐着性子看到这里,感谢您的支持。我想和您分享一场100%是假球的比赛。
2012年9月11日09:00,一场国际足球热身赛在巴西的累西腓打响,中国男足客场挑战巴西男足。
此役,不满21岁的内马尔上演帽子戏法,胡尔克、拉米雷斯、卢卡斯以及奥斯卡分别取得进球,国足后卫刘建业则自摆乌龙,最终中国队以0-8惨败巴西队。
中国大比分输给巴西并不意外,但是这场比赛处处透着诡异。
第一比赛时间正好在中超联赛进行中,被匆忙召集的中国球员要飞20多个小时去地球另一端的巴西踢一场友谊赛。
第二是赛前某国外网站竟然真的开出了0-8的比分预测,而且有超过17%的人选择支持这个比分。也就是说若比赛结果真是这样,买这个比分的人可以获得高达81倍的收入!即投入100元收获8100元!惊人的是,巴中之战的结果跟盘口完全吻。
第三点也是最诡异的是,巴西队在75分钟时就将比分打到了8-0,后面15分钟却再无建树!
一场莫名其妙开始的比赛、让人无法理解的外盘盘口、与盘口一致的比赛走向和结果。
所以我肯定这是一场彻头彻尾的假球。踢假球一方很可能是巴西队和中国队某些管理人员。
按照实力差距,巴西想踢中国几个就踢几个。稳稳的控制全场。宝藏兴趣攻略?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Read More